清华大学的校企改革又有新动向。
4月19日,同方股份(5.170, -0.06, -1.15%)、紫光国微(169.180, -4.87,-2.80%)、诚志股份(10.760, -0.54, -4.78%)、紫光股份(17.040, -0.36,-2.07%)、启迪环境(4.080, 0.09, 2.26%)、学大教育(20.300, 0.17,0.84%)、辰安科技(20.590, -0.21, -1.01%)、微芯生物(24.890, -0.43,-1.70%)等多家具有“清华系”背景的A股上市公告,清华大学拟无偿划转清华控股100%股权,受让方为四川省国资委。四川省国资委同意将清华控股100%股权以股权投资方式投入四川能投,投资完成后,最终由四川能投持有清华控股100%股权。
早在2021年12月10日,清华控股出资人清华大学与四川能投签署了《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协议》,清华大学拟通过无偿划转方式将所持清华控股100%股权划转给四川能投。
此次公告表明股权划转方式有变化,但不改变四川能投作为清华控股100%股权最终承接方的地位。
据悉,自清华大学启动校企改革以来,从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清华控股总资产缩水87%。截至2021年6月30日,其资产总计约为612亿元。
相对来看,清华控股的股权受让方四川能投的经营更为稳定,后者实控人为四川省政府。此次股权划转有望为解决相关企业资本运营效率、企业监管等方面的瓶颈问题带来曙光,同时助力四川经济发展。
官网披露,四川能投成立于2011年2月,是四川省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大能源项目建设的重要主体。截至“十三五”末,四川能投信用评级为最高级“AAA”,拥有川能动力(15.910, -0.65, -3.93%)和四川能投发展股份两家上市公司,集团资产总额突破1800亿元,力争“十四五”末实现总资产4000亿元、营业收入1500-2000亿元、利润总额超50亿元。
2021年6月,四川能投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王诚曾率队赴清华大学,与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姜胜耀开展座谈。双方围绕推动校企合作、搭建产学研融合发展平台进行深入交流。会议信息显示,四川能投已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业务,实施了一批风电、光伏、垃圾发电、锂电项目,有一定成效,但创新链存在明显短板;清华大学将持续推进校企对接,深化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合作,探索产学研融合发展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