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膳食,就是让我们在平时吃饭的时候,多种类型的食物搭配着,各类食物里混搭着吃,也要少油少盐,这样才比较健康。”最近,家住永定路街道二西社区的刘阿姨时不时就会和邻里谈论起《首都市民卫生健康公约》里的“知识点”,“公约里提倡的健康生活方式咱们以前没有的现在得学起来啊!”
日前,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00场新闻发布会上,《首都市民卫生健康公约》正式发布。5月18日,北京市启动了《首都市民卫生健康公约》深度解析。
公约十条有哪些传递健康我先行
你如何减油减盐减糖?你有用公勺公筷的习惯吗?你通过什么手段戒烟戒酒呢?据了解,新修订的《首都市民卫生健康公约》包含了合理膳食、文明用餐、科学健身、控烟限酒、心理平衡、规律作息、讲究卫生、知礼守礼、注重预防、保护环境十个方面的健康“知识点”,也简称为“卫生健康公约十条”。
具体而言,《首都市民卫生健康公约》倡导市民食物多样搭配,减油减盐减糖;公勺公筷,拒绝食用野味;科学健身,坚持体育锻炼,保持健康体重;控烟限酒,遵守控烟条例,切勿过量饮酒;理解包容乐观,家邻同仁和睦;保证充足睡眠,减少视屏时间;坚持刷牙洗手,定期清洁居室;掌握健康礼仪,社交距离适宜;定期参加体检,及时有序就医;节约公共资源,垃圾分类投放。
区爱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首都市民卫生健康公约》涵盖了转变健康理念、改善人居环境、改变饮食习惯、引导文明行为和倡导个人健康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的内容。用关爱传递温暖,用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持之以恒将号召变为行动,让健康无处不在。
线上线下齐参与守护公约一起来
随着《首都市民卫生健康公约》正式上线,由区爱卫办发起的“守起来吧!公约”互动话题在“创卫随手拍”小程序、海淀创卫微信、微博账号和抖音、快手视频App上等多个平台一经发布,就吸引了网友的积极参与。
“合理膳食,水果补充维生素,立志减盐、减油、减糖……”网友自己制作节奏轻快的小视频和大家分享《首都市民卫生健康公约》的倡议和理念。“告诉家人吸烟有害健康”“爱国卫生运动长期坚持,会发现不一样的城市”“垃圾分类我来了”……网友们积极阳光的留言、晒照片也让健康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不仅仅在线上,线下居民也可以看到健康公约的身影。近日,在海淀各个社区的公共区域,《首都市民卫生健康公约》宣传海报“上岗”已然有一段时间了。
家住曙光街道金夕园的陈叔叔通过小区的公告栏看到《首都市民卫生健康公约》后说道:“公勺公筷,少油少糖,这些对人的身体非常有好处。特别是在疫情的情况下,健康公约让大家看到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健康公约的倡导也督促大家养成好的生活习惯,特别支持!”
海淀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也纷纷行动起来,在门诊大厅、电梯间、排队叫号系统等醒目处张贴起了《首都市民卫生健康公约》,并通过LED屏播放宣传片等更加直观的方式,吸引市民的关注。
北下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团队更是深入社区,把《首都市民卫生健康公约》理念和细节逐一为社区老年人解读。“作为家庭医生,我们不仅要治疗患者所患的疾病还要实时关注患者平日的饮食习惯问题。要让辖区内的居民,学会既吃得健康又吃得营养。营养均衡、合理膳食、科学防控、提高免疫力。”北下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说。